名记:中国足球公开当法盲!孙继海嗨球限制未成年自由,索赔违法
近日,中国足协发布公告,表示依照相关规定中止张卓毅案仲裁,没有任何问题。对此,《体坛周报》驻意大利王勤伯进行了批评。
孙继海的“嗨球少年”青训学员张卓毅要求离开,嗨球少年要求他赔偿18万元,张卓毅的父母不愿接受,于是向中国足协提起仲裁,但中国足协已经宣布中止仲裁。
对此,王勤伯发文称:“既然中国足协公开回应了关于这一案件进展的处理情况,继续公开做法盲,就给各位足协官员上堂课吧,请抬着小板凳坐好了!”
王勤伯指出,像孙继海这种“耍滑头”的投资人多得是,在西欧发达足球国家,通过各种“协议”“合同”,想要和未成年人签订包身契约的案例,也曾大量存在,但此类案例里,操作“包身契”的不是业余俱乐部,而是职业俱乐部,因为形式是培训协议+预职业合同,包含球员在成年以后转正为职业球员的条款。
那么,这些协议里的经济赔偿条款,是否合法?王勤伯表示,西班牙足球历史上有一个里程碑判决,那就是著名的拉乌尔-巴埃纳案。
2002年,13岁的球员巴埃纳在父母的陪同下与巴萨签订了一份为期8年的培训合同+预合同,约定他在青训阶段为巴萨效力,并在未来成为巴萨的职业球员。
然而2007年,巴埃纳没有和巴萨签订职业合同,而是和同城对手西班牙人签订职业合同。西班牙足协认可巴埃纳加盟西班牙人,而根据青训补偿计算方式,巴埃纳在和西班牙人签约的时候,对巴萨支付了3万欧元青训补偿。
巴萨随后提起诉讼,不是质疑巴埃纳的注册资格,而是要求巴埃纳支付经济赔偿348.9万欧元,理由是他违反了合同中的条款。但西班牙最高法院做出判决:预合同涉及巨额经济责任(数百万欧元),属于严重限制未成年人的自由,否定348.9万欧元的索赔请求,维持巴埃纳需支付3万欧元的补偿。
王勤伯指出,巴埃纳在巴萨青训营,也是包吃包住包打比赛,还天天有机会见到小罗梅西。为什么西班牙足协直接就允许了自由注册?而且巴埃纳的3万欧元补偿成立,是因为他成为了职业球员,和职业俱乐部签约,这样才能激活国际足联规定的青训补偿条款。如果没有和职业俱乐部签约,这笔钱是不存在的!
